在不同時代中,浸潤於常民文化的創作者,試圖透過藝術探索著屬於土地的特質。「民・間」這個展名,重組二字的構想來自展覽的核心概念:藝術家如何站在各時代的「當下」,回看土地與傳統文化,尋獲當代創作的靈感,讓民俗藝術隱含的工藝等意涵得以展開,邁向多元的詮釋。
 
本展調閱了高美館1950年代以降的典藏,其中多件更為去年的新進典藏,涵蓋祭祀相關影像、民俗趣味的樸素藝術、民間傳說的神靈形象,以及取自普普藝術、行為藝術、現成物拼貼方法,再藉藝術家的常民經驗介入,生成新的地方性意義。在此,這些被西方現代性長期摒除的範疇得以重啟對話,依附其中的常民性、宗教性、身體性、土地性、移民性,創造出介於當下與過去之間的時空向度,在持續複寫的思考中邁入未來。從中既映照了南方城市的歷史軌跡,也開啟南方藝術跨國對話的可能,呈現高美館多元史觀典藏的精神。
 
參展藝術家 (依出生年排序) 
林淵、曾培堯、洪清雹、許淵富、夏陽、廖修平、侯錦郎、盧明德、李銘盛、蘇旺伸、黃進河、黃志偉、林羿綺
 
 

指導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主辦單位|高雄市立美術館
指定木作除醛|聚和生醫
執行監督|陳秀薇
策展及執行|陳嬿晴、賴逸芸
空間設計|郭鳳如    
視覺設計|理式意象

 

展覽資訊

日期|2023.04.29 – 2023.08.06

時間|週二至週日,上午9:30至下午5:30 (週一、除夕休館)

地點| 高雄市立美術館 203展覽室

參觀須知|

  • 未滿12歲兒童,需由年滿18歲之成人陪同,方可入場參觀。
  • 請勿攜帶動物、植物入館,導盲犬除外。
  • 參觀時手機請調震動或靜音;如有接聽電話或聆聽線上導覽需求,請調降音量或帶耳機。
  • 請勿攜帶危險物品、尖銳器械、食物、飲料、氣球、安全帽、自拍棒、攝影腳架等入館;水壺、短傘、小型玩具請收納於隨身包後再入場(若隨身包無法收入,應寄存),長傘(輔具除外)請置於傘架。
  • 為維護展品安全,請勿在館內穿著輪鞋或使用滑板、腳踏車、手推式兒童三輪車。
  • 參觀時請與作品保持安全距離;使用輪椅,請留意車體與展品間的距離。
  • 為避免對作品造成不可逆傷害,展場內記事僅限用鉛筆。
  • 全館展品除特別標示為「互動」目的設計者外,均禁止觸摸。
  • 全館禁菸,展區內亦禁止飲食,含口香糖、檳榔、飲水等,如需飲水,請至飲水機旁區域。
  • 為維護參觀品質與智慧財產權,除標示不得拍攝作品外,開放非商業性拍照,但不得使用閃光燈、攝影腳架或其他人造光源等專業攝錄影輔助設備,且不開放錄影。
  • 旅行袋、行李箱、背包(超過A3大小隨身物件)應寄存;服務台提供大型行李寄放,地下樓提供免費投幣式寄物櫃服務,寄存物品限當日取回,本館不負保管責任且有權進行處理。
  • 展場禁止兜售、散發廣告、宣傳品或其他商業行為。
 

購票資訊

Source:  高雄市立美術館

展覽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