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KOHA 展覽|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文化常設展》

火車的出現改變了世界,為了追求速度提升,導入許多劃時代的科技。臺灣自清代劉銘傳開鑿鐵路至今,已有百餘年的鐵道歷史,不僅改變我們的生活,也成為這座島民共享的鐵支路回憶。「鐵道文化常設展」將以「咱的鐵支路」、「火車日常」、「解碼鐵路信息」、「現代性時空秩序」四大展區,於昔日決策臺灣鐵道建設的辦公廳舍內,展示關於歷史事件、車輛、建設等圖文史料,和各種以鐵路為題的創作等,一同重新認識鐵道發展軌跡。 - KOHA

展覽介紹

火車的出現改變了世界,為了追求速度提升,導入許多劃時代的科技。臺灣自清代劉銘傳開鑿鐵路至今,已有百餘年的鐵道歷史,不僅改變我們的生活,也成為這座島民共享的鐵支路回憶。「鐵道文化常設展」將以「咱的鐵支路」、「火車日常」、「解碼鐵路信息」、「現代性時空秩序」四大展區,於昔日決策臺灣鐵道建設的辦公廳舍內,展示關於歷史事件、車輛、建設等圖文史料,和各種以鐵路為題的創作等,一同重新認識鐵道發展軌跡。

咱的鐵支路
臺灣鐵道歷史上至今曾發生三次陸上交通空間革命,南北一氣通的縱貫線通車、當日往返北高的飛快車,到一日生活圈的高鐵,縮短了交通時間,路線的設置也改變了城鄉發展,遍及全臺的鐵路成為我們熟悉的鐵道記憶。

火車日常
不同運轉模式的動力車,牽引著外觀各具特色的客貨車,急速行駛於城鄉地景間,是許多人對鐵道的第一印象;搭乘時的乘車票券、車內的服務體驗,以及在車站等候的種種時光,火車其實早已走入我們的日常。

解碼鐵路信息
每一輛準點到站的火車,都有著繁複且嚴謹的運行機制,車庫、號誌樓、橋梁、隧道等鐵道建築,以及號誌機、閉塞器等鐵路沿線的保安裝置,皆提供著最安全的行駛路線,構成鐵道專屬的地景。

現代性時空秩序
連結起不同地方、人群、物品和訊息的鐵道,帶來了標準化時間觀念,成為現代生活秩序重要準則,共有的搭乘時光,更凝聚關於火車的記憶,刻畫在文學、音樂、電影等各式作品中,形成經典雋永的鐵道美學。

臺灣平行線上的動力革命【鐵道動態模型展區】
1970至1980年代是臺灣縱貫線鐵路系統的轉捩點,是末代蒸汽火車行駛的時代,也是火車動力自柴油系統導入電氣化的交界,臺北城區也即將面臨鐵路地下化的巨大轉變。在鐵道動態模型展示中,選定1910年代臺北工場與機器局建築、1970至1980年代臺北車站站區周邊為核心,以微縮比例1/80的模型場景,呈現臺北鐵路沿線過往的風華記憶,並規劃不同車輛型號的火車動態展演(本館得保留修改、變更展演場次內容之權利)。

Source: 國立臺灣博物館

 

展覽資訊

日期|2020/04/28 09:30 ~ 2025/12/31 17:00

時間|週二至週日 9:30-17:00(週一、除夕及春節初一休館)

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 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

全票:每張 100元|半票:每張 50元

購票資訊

全票$30
半票$15
四館聯票全票$130
四館聯票半票 $65
會員卡全票$300

半票優待|學生、6至12歲兒童,年滿65歲以上的民眾假日半票,機關學校團體二十人(含)以上(須一週前網路預約申請)

免票優待|未滿六歲之學齡前兒童,年滿六十五歲以上的民眾平日免費.身心障礙者及其陪同者一人,持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ICOM、AAM會員卡(證),持志願服務榮譽卡,以上均憑證(函)優待

展覽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