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廟會的熱鬧與喧囂中,有這麼一位攝影師,他拿著相機,專注記錄每一個瞬間,將台灣獨特的廟會文化推向世界。他,就是存摺攝影。這位致力於廟會文化攝影的創作者,用15年的堅持與熱忱,為台灣民俗信仰留下珍貴的影像紀錄,也讓世界看見了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蘊。
歐州攝影獎
PLATINUM WINNER
🏆France Photography – Fish Eye
🏆Editorial Photography – Religious
GOLD WINNER
🏆Switzerland Photography – Fish Eye
🏆Italy Photography – Fish Eye
🏆Germany Photography – Fish Eye
啟程:一台相機與一個承諾
存摺的攝影故事,從他的大學生活開始。當時,他就讀於苗栗,這個以好山好水著稱的地方讓他萌生了用影像記錄生活的念頭。第一台相機 Canon 450D,是他父親資助的。父親的話語中帶著一些無奈:「反正你人生一事無成,不如買台相機拍些東西,試試看能不能找到方向。」這段話,意外成為了存摺攝影旅程的起點。
初拿相機的他,對自己設定了一個嚴苛的目標:半年內若無法在攝影上取得成果,他將相機賣掉,把錢還給父親。於是,他展開了瘋狂的拍攝日子,每天背著相機四處取景。令人意外的是,他的第一組作品在 Epson 百萬大賞中獲得了優選。這個小小的肯定,成為他對攝影充滿信心的起點,也讓他決心將這條路走下去。
存摺回憶,當時的拍攝器材非常簡陋,他甚至要跟網路上的攝影前輩借器材。儘管困難重重,他依然樂此不疲。他表示,初期的每一次拍攝經驗都像一次冒險,無論是被街邊小販驅趕,還是在狂風暴雨中按下快門,這些挑戰都讓他更加堅信,攝影是自己一生的使命。
歐州攝影獎
GOLD WINNER
🏆Fine Art Photography – Religious
🏆Italy Photography – Cultural
🏆Fine Art Photography – Events
🏆Germany Photography – Events
🏆Italy Photography – Celebration / Festive
🏆Germany Photography – Cultural
🏆Italy Photography – Events
🏆Germany Photography – Celebration / Festive
摸索期:從街頭攝影到廟會文化
起初,存摺專注於街頭攝影,喜歡透過鏡頭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與氛圍。他擅長以黑白影像展現光影對比,這種風格受到日本攝影大師森山大道的啟發。然而,街拍作為藝術形式雖有魅力,但在台灣市場中難以支撐一位攝影師的長期創作。
許多前輩建議他轉向商業攝影,包括人像、婚紗及風景主題。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參與了苗栗的炸寒單爺廟會拍攝,第一次親眼目睹這樣的熱鬧場面,便深深被震撼。他形容那是一場「槍林彈雨」般的拍攝體驗,場景的張力和瞬間的力量讓他徹底著迷。自此,他決定全心投入廟會文化攝影。
廟會文化是台灣民間信仰的重要表徵,也是存摺在攝影中找到的全新方向。他發現廟會不僅是宗教活動,更是結合藝術、傳統與人文的盛會。他認為,廟會中包含的獨特文化內涵,是一種無法用文字完全描述的視覺語言,因此更需要用鏡頭來傳達。
歐州攝影獎
PLATINUM WINNER
🏆Fine Art Photography – People
🏆People Photography – Religious
🏆People Photography – Lifestyle
🏆People Photography – Culture
GOLD WINNER
🏆Switzerland Photography – People
🏆Germany Photography – People
🏆France Photography – People
🏆Italy Photography – People
廟會攝影的挑戰與魅力
廟會攝影與其他主題大不相同,它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挑戰。存摺指出,廟會中的每一刻都是不可重現的,畫面稍縱即逝。例如大甲媽祖起駕、臨時行宮安座、回鑾安座,其金身進到正殿後,要從鑾轎上回到神龕時,通常只有短短幾十秒的拍攝時間。一旦錯過,就無法重來。
為了捕捉這些關鍵時刻,他經常整日不吃東西,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在相機上。他坦言:「當我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所有的壓力都釋放了,但同時,我的身體也感覺到極度疲憊。」這樣的拍攝過程充滿挑戰,但也因為這種專注,讓他能夠捕捉到最震撼的畫面。
存摺特別提到,大甲媽祖遶境的經典場面,例如大甲媽祖神轎進入新港奉天宮以及信徒虔誠齊心協力將媽祖金身其傳遞的畫面,都需要攝影師全神貫注,預測並捕捉每一個細節。他形容這些時刻充滿儀式感,每個畫面都蘊含深厚的文化意義,是廟會攝影中最令人感動的部分。
此外,白沙屯媽祖進香的徒步過程同樣極具挑戰性,白沙屯媽祖神轎是無固定路線移動,故長對攝影師的體力和耐力都是極大的考驗。他回憶,在一次徒步拍攝中,他幾乎一整天沒有進食,但仍不敢放下相機,生怕錯過任何重要的瞬間。
歐州攝影獎
PLATINUM WINNER
🏆Architecture Photography – Religious
🏆Italy Photography – Cityscapes
🏆Switzerland Photography – Cityscapes
GOLD WINNER
🏆France Photography – Cityscapes
🏆Germany Photography – Cityscapes
器材的掙扎與信仰的支撐
在攝影生涯的早期,存摺經常面臨器材不足的困難。他的相機多半是二手購入,必須等待新款降價許多後才能買得起。為了節省經費,他在廟會期間經常吃簡單的便當,甚至將所有的積蓄都用於購買鏡頭。
有一次,他在南鯤鯓代天府向廟宇的神明祈求:「我希望能繼續拍廟會,但經濟真的很吃緊。如果能得到支持,我一定會堅持下去。」令人驚喜的是,不久後,他陸續獲得攝影品牌的器材贊助,甚至有機會借用高階設備完成拍攝。他認為,這是信仰與堅持的力量讓他得以繼續創作。
存摺認為,攝影器材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創作者的視野與熱情。他分享,曾經用一台基本款相機完成了一系列得獎作品,這也讓他更加深信,只要有心,任何設備都能拍出好的作品。
歐州攝影獎
GOLD WINNER
🏆Nature Photography – Milky Way
🏆Special Category – Long Exposure Photography
從台灣到世界:文化的輸出
存摺的廟會攝影作品不僅在國內受到讚譽,更在國際攝影比賽中屢屢獲獎。他第一次參加 IPA(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s),便憑藉作品榮獲榮譽獎。這對曾經學業不佳的他來說,是一份巨大的肯定。他感慨地說:「以前我唯一拿過的獎是全勤獎,從來沒想過攝影能讓我站上國際舞台。」
他的作品不僅展示了台灣信仰文化的堅韌與豐富,也讓國際社會了解了廟會文化的魅力。他曾以「大甲媽祖朝聖活動」為主題,參加歐洲攝影獎,成功奪得38項大獎,包括多項鉑金與金獎,展現出他的作品在國際上的極高辨識度與影響力。
2024 國家地理雜誌 臺灣攝影大賽
人物組 季軍
文化與家庭的連結
存摺對廟會文化的熱愛,與他的成長經歷息息相關。大學時,因家庭經濟壓力,他和家人選擇前往廟宇過年,而非遊樂場。廟宇的建築、進香團與陣頭表演,成為他攝影時最深刻的記憶。這些經歷讓他對廟會文化產生了深厚的情感,也影響了他的攝影方向。
他提到:「過年時,全家人一起去廟裡吃平安麵、看進香活動,這不僅是省錢的方式,也讓我們之間有更多共同話題。」如今,他的父親更是成為他廟會拍攝的支持者,甚至陪他參與長途的媽祖遶境活動。
歐州攝影獎
GOLD WINNER
🏆Fine Art Photography – Religious
🏆Italy Photography – Cultural
🏆Fine Art Photography – Events
🏆Germany Photography – Events
🏆Italy Photography – Celebration / Festive
🏆Germany Photography – Cultural
🏆Italy Photography – Events
🏆Germany Photography – Celebration / Festive
未來的方向:將台灣文化推向世界
存摺的創作核心,始終圍繞著「用攝影讓世界認識台灣」。他希望未來能舉辦更多國際展覽,將台灣廟會的獨特魅力帶向全球。他表示:「我的人生座右銘是『用攝影讓世界認識台灣』,這句話將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
他同時希望以影像為載體,記錄更多尚未被完整保留的廟會文化,確保這些珍貴的記憶不會因時間而消逝。他幽默地說:「等我退休後,也許會當廟公,把過去的攝影故事講給後輩聽。」這樣的願景不僅展現了他的熱忱,也象徵了他對文化傳承的深厚信念。
存摺攝影社群:
存摺攝影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asper7831/
存摺攝影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asperwang.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