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的皮是誰?侏羅紀音樂的魅力
恐龍的皮(The Dinosaur’s Skin)是一個來自恐龍時代的二重奏組合,成員包括暴龍(T-Rex)和三角龍(Triceratops)。這對侏羅紀夥伴透過他們獨特的音樂風格”Fossilcore”,結合侏羅紀流行音樂的流暢旋律和夢幻的Astroidgaze音景,讓聽眾在現代與遠古之間自由遨遊。他們的音樂不僅是對侏羅紀的致敬,也是一種深度探索與人類文化的交集,每一個音符都是他們對世界的真情告白與生命的吶喊。
暴龍和三角龍不僅在音樂上互補,更在人聲和樂器演奏方面共同創造了極具特色的風格。特別是他們史前的原始嚎叫,宛如跨越千百萬年的共鳴,使他們的音樂充滿原始的力量與現代的詩意。他們用音樂重新演繹了侏羅紀的故事,將人類的情感與恐龍的狂野完美融合。
三角龍Triceratops說道:「我們希望透過音樂,將恐龍與人類之間的情感連結起來。」
新專輯《I Dig You》的靈感與創作過程
在接受KOHA潮流誌的專訪時,暴龍和三角龍熱情地介紹了他們的新專輯《I Dig You》。這張專輯的名字不僅僅是”我挖掘你”的意思,更蘊含了”我喜歡你”的深情告白。這是一段對恐龍至尊的探索,同時也試圖揭示他們與人類社會之間的複雜關係。暴龍幽默地解釋道,”I dig you”不僅僅是在挖掘,更是對於那些幫助他們的人類朋友的一聲由衷的感謝。
專輯的創作過程中,最具挑戰的部分是將所有不同類型的歌曲融入同一張專輯之中。暴龍和三角龍強調這張專輯的多樣性,包含了多種類型的歌曲,而他們的製作人Skippy的貢獻更是讓每首歌的音景和音效保持統一卻又不失多樣性。這種”一致但多元”的音景讓整張專輯顯得格外完整和流暢。專輯的製作過程相當緊湊,他們幾乎每天都得早起進行錄音,每天的辛勞也正是專輯質量的保障。
專輯《I Dig You》的創作過程就像是一場對愛與背叛的探索,每一首歌都充滿著他們對世界的好奇和熱情。例如,同名曲《I Dig You》充滿幽默與輕快的旋律,描繪了一段沉重的愛情故事,但卻透過快樂的節奏讓人感受到無盡的愉悅。三角龍特別提到其中的合成器收錄以及充滿活力的節奏,希望聽者能在音樂的陪伴下保持清醒與快樂。
而暴龍則推薦了專輯的另一首重要歌曲《The Dinosaur’s Skin》。這首歌不僅融合了多種音樂元素,還邀請了來自奈及利亞的福音合唱團共同參與,使得歌曲的尾聲充滿了神聖而動人的力量。這首關於身份認同與愛的歌曲,也表達了他們之間永不分離的友情,歌詞傳遞了”即使與人類不同,我們依然可以成為彼此最好的朋友”的信念。
跨越物種的合作:國際化的音樂之旅
在專輯的創作中,恐龍的皮希望能突破物種與文化的隔閡,於是邀請了世界各地的音樂人參與其中。他們與來自美國加州的貓女歌手Limbo、德州的衝浪搖滾樂團Summer Salt,以及其他許多音樂人共同創作,為專輯增添了國際色彩。Skippy的牽線也促成了這些跨國合作,使他們能夠集結多種不同的音樂元素與文化,共同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恐龍音樂。
在演唱會方面,恐龍的皮將專輯中的歌曲與一部名為《I Dig You:恐龍木乃伊之謎》的電影結合,形成了一場獨特的電影專場。這場專場不僅講述了恐龍的冒險故事,也讓觀眾可以在歌曲與電影之間交替享受,仿佛置身於一場精彩的考古探險之中。恐龍的皮希望透過這樣的形式,完整呈現專輯《I Dig You》背後的故事,並且向觀眾展示恐龍與人類之間的跨時代友誼。
這場電影專場將於2025年1月11日在台北的松仁威秀舉行,並且計劃將這個演出模式帶到新加坡、吉隆坡和曼谷等地。他們希望能夠透過音樂,跨越語言與文化的障礙,將恐龍的故事分享給全世界的觀眾。
恐龍的愛與遷徙:一場跨越時空的友情
暴龍和三角龍回憶了他們在侏羅紀時代的相遇,那時候暴龍正在狩獵,而三角龍則主動上前與這隻孤單的暴龍打招呼,兩個不應該相遇的生物因而成為了好朋友。當隕石降臨的那天,他們正好在一起玩耍,結果在瘋狂逃亡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了一個蟲洞,從此穿越到了現代台北,開始了他們在人類社會的新生活。
初到人類社會的恐龍們對於這個完全陌生的世界感到驚恐,但他們很快受到了一些友善人類的幫助,例如Skippy,他的收留讓恐龍們逐漸適應了這個全新的環境,並在困惑和迷茫中找到了對音樂的熱愛。他們聽到了Dayglow的《Dear Friend,》,這首歌深深地打動了他們,讓他們決定創作屬於自己的音樂,藉此與人類社會建立聯繫,也找尋其他倖存的恐龍朋友。
恐龍的皮的音樂就此誕生,第一首歌《All My Friends are Dead》是暴龍為了抒發內心的悲傷所創作的歌曲,同時也是為了紀念那些已經滅絕的恐龍同伴。透過音樂,他們找到了與世界的聯繫,並希望找到世界上其他的恐龍。他們相信音樂可以跨越物種之間的界限,成為連結彼此的橋梁。
最喜歡的歌曲與靈感來源
對於最喜歡的作品,暴龍和三角龍各自有不同的選擇。三角龍特別喜歡《Meteor Shower》,這首歌中文翻譯為”流星雨”,講述了兩顆隕石在撞擊地球前的對話,他們猶豫著是否要撞上地球,而這一切最終交由命運來決定。這首關於命運的歌曲描繪了一段深情的瞬間,兩只恐龍在熱戀中仰望著天空,看到流星劃過,許下願望,但下一秒隕石卻要撞上地球,這種命運的無常讓歌曲充滿了詩意與悲涼。
暴龍則特別推薦《In My Dreams (You’re Not Extinct)》。這首歌探討了滅絕、世界如同模擬、以及虛幻與現實之間的矛盾,音樂中帶著歡樂的部分,也有深沉的哲思。這首歌從音樂到歌詞,都充滿著他們對於存在和虛無的思考,也正是這種探索精神,使得《恐龍的皮》這張專輯獨具一格。
音樂背後的哲學:恐龍與人類的共同點
在暴龍和三角龍看來,人類與恐龍其實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他們都經歷著愛與掙扎,共同面對著生命中的挑戰。唯一不同的,或許只是外在的皮膚。因此,暴龍認為用《The Dinosaur’s Skin》作為他們的名字是一種諷刺的象徵:無論外表如何,在音樂裡,大家都是相同的靈魂。
音樂是他們理解人類社會的一扇窗,透過音樂,他們認識了愛、背叛、歡笑與淚水。他們希望藉由音樂傳遞這些情感,讓恐龍和人類都能夠更加瞭解彼此,甚至是共同創造出一個充滿愛與理解的世界。正如他們所說的,”音樂可以跨越物種之間的隔閡,在音樂裡,我們都說著相同的語言。”
恐龍的未來:全球巡演與更多合作
在未來的計劃中,恐龍的皮希望能夠將他們的音樂帶到世界各地,參加更多的大型音樂節,例如Coachella和Glastonbury。他們也希望能與更多的藝術家合作,例如Billie Eilish,或者是一些他們非常欣賞的藝術家,例如Day Glow、Ginger Root等。
暴龍提到,他們對未來充滿期待,希望有一天能夠和這些藝術家同台演出,甚至是合作創作更多的音樂。這些夢想雖然看似遙遠,但對於這兩只來自侏羅紀的恐龍來說,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龍與人類的共生之夢
最後,暴龍和三角龍向所有支持他們的粉絲表達了最深的感謝。正是這些粉絲的支持,他們才能夠完成他們的第一張專輯,也才能夠勇敢地踏上這條音樂之路。他們的真情告白”I Dig You”,不僅僅是一句感謝,更是對所有支持他們的人最真誠的告白。
2025年1月11日,他們將在台北舉行他們的電影專場《I DIG YOU:恐龍木乃伊之謎》,這場專場不僅是音樂與電影的結合,更是恐龍與人類之間的一場心靈對話。他們希望透過這樣的形式,將恐龍的故事、音樂和愛,傳遞給更多的人,讓人類與恐龍共同生存在這個充滿愛與理解的世界中。
一起來玩嘛!參加他們的冒險之旅
恐龍的皮在這次訪談中展現了他們的熱情與幽默,透過音樂,他們希望能夠跨越物種與時空的限制,將愛與理解帶給世界。這兩只來自侏羅紀的恐龍,正用他們的音樂,重新書寫屬於恐龍與人類的故事。他們的旅程還在繼續,而你,是否也願意成為這段旅程的一部分呢?
敬請期待恐龍的皮即將到來的更多音樂冒險,並且在2025年1月11日親臨台北的電影專場,與這兩隻來自史前的恐龍共同見證這場跨越時空的友情與音樂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