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全心投入藝術作品的圓點女王 關於草間彌生的3幅肖像

草間彌生(Yayoi Kusama)是一位1929 年出生於日本長野縣的國際知名當代藝術家,她以在藝術作品中對圓點的獨特運用而聞名,因此素有「圓點女王」之稱。草間彌生的作品涵蓋了廣泛的主題,包括繪畫、雕塑、行為藝術和裝置等 - KOHA

草間彌生Yayoi Kusama)是一位1929 年出生於日本長野縣的國際知名當代藝術家,她以在藝術作品中對圓點的獨特運用而聞名,因此素有「圓點女王」之稱。草間彌生的作品涵蓋了廣泛的主題,包括繪畫、雕塑、行為藝術和裝置等,而在這些看似俏皮活潑的藝術作品之中,卻蘊含了她對生命和人類存在的深刻思考。

KOHA

Source:An Other

草間彌生在10歲時罹患神經性視聽障礙,成長過程中伴隨著導致幻覺的神經性視覺與聽覺障礙,時常有自殺傾向並常看到幻覺,也曾因此住進精神療養院。而在這段痛苦的時期,她開始創作以波卡圓點為特色的藝術作品,今天KOHA編輯獨選出了草間彌生藝術生涯中別具意義的三幅肖像作品,一起來看看草間彌生如何將自身的經歷融入藝術!

《無題1939》 Untitled 1939

KOHA

Source:Archive

《無題1939》是草間彌生為母親畫的第一幅畫像,也是她現存最早的作品之一。畫作以穿著和服的母親為主軸,她緊閉雙眼且悲傷的臉、脖子及和背景間重複的網狀圖案和圓點,幫助草間彌生應對她的幻覺。她稱這種技巧為「自我毀滅」,並從小就指導著她的藝術歷程。

草間彌生在她的St. Marks 工作室, 1970

KOHA

Source:New York Mag

1970年正值美國性解放時期,草間彌生在紐約舉辦了一場「裸體藝術」展覽,希望通過裸體藝術釋放人們壓抑的性觀念。這也是為什麼在她那個時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大量男性生殖器的原因。然而,這些元素的出現其實都是她的恐懼,因為她在童年時期曾多次目睹親密行為,給她留下了心理影響。她克服恐懼的方法是不斷地通過展示她害怕的東西來面對它,因此創作了許多男性生殖器雕塑,直到她習以為常為止。

《自畫像 2008Self-Portrait 2008

KOHA

Source:FAHRENHEIT MAGAZINE

這幅自畫像是一幅充滿對比的作品,它以迷官式的眼睛呈現了明亮與黑暗的對比,透過眩目的圓點和鮮艷的對比色,展示了一個人在形成自我時,如何在個人和群體間同時成長。這也反映了草間彌生的作品,重複使用的圓點讓自己擺脫精神疾病的恐懼。

草間彌生的創作無疑成為了20世紀藝術史的重要指標,她以獨特的創作方式,投入現代社會性別、社會環境等議題關注,並反思在她的作品中,因此在觀賞草間彌生的藝術作品時,不妨多加思考其隱含的意義和哲理,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