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KOHA 酷人物|沒有才能|迷惘到成熟的音樂旅程,從《還是要有長頸鹿才能》到 《我終於也變成人了》

KOHA 酷人物|沒有才能|迷惘到成熟的音樂旅程,從《還是要有長頸鹿才能》到 《我終於也變成人了》

沒有才能,這個有趣且富有深度的台灣音樂團體,近日發行了他們的最新專輯我終於也變成人了》。由成員裴拓若欣碩美組成,這支三人團體儘管自嘲「沒有才能」,卻展現出不可忽視的創作力與音樂才華。最新專輯中,沒有才能將自己從年輕的迷惘轉變為成熟的故事娓娓道來。

 

最新的專輯分為平裝版與精裝版,團員們巧妙地運用「物流士」這個概念,將專輯比作包裹,希望將他們的心血之作傳遞給每一位支持他們的聽眾。「我們的精裝版設計成包裹的樣式,打開後有歌詞本、偶像小卡、簽收單,當然還有我們的雙CD專輯,A片收錄了新專輯的八首歌,B片則是我們從創團到現在的創作回顧。」

 

雖然精裝版已經售罄,但團員們依然鼓勵粉絲支持尚在銷售中的平裝版。透過這樣的包裝與創意設計,沒有才能表現出不僅僅是音樂創作的能力,還有對於粉絲的細膩關懷與用心。

KOHA 酷人物|沒有才能|迷惘到成熟的音樂旅程,從《還是要有長頸鹿才能》到 《我終於也變成人了》 - Each day is a KOHA

創作靈感源自情感歷程

專輯我終於也變成人了》的靈感,源自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自傳中的一句話:「我終於也從野獸變成了人呢」。裴拓解釋道,這句話背後蘊含著坂本對自己年輕時不成熟行為的反思,這讓他們聯想到團隊的音樂創作過程——從迷茫、錯過,到逐漸成熟,並學會關懷他人。若欣也表示,這張專輯的概念反映了他們成長的心路歷程,從第一首單曲《還是要有長頸鹿才能》到如今的成熟作品,團員們在音樂上逐漸走向成熟

 

若欣進一步分享,這張專輯象徵著他們從年輕時不太理解愛與責任,逐漸轉變為可以溫柔照顧他人的角色。就如同他們的第一首單曲《還是要有長頸鹿才能》,這個標誌性符號也象徵了他們從一個迷茫的階段,最終邁向了成熟

KOHA 酷人物|沒有才能|迷惘到成熟的音樂旅程,從《還是要有長頸鹿才能》到 《我終於也變成人了》 - Each day is a KOHA

探索音樂風格:真誠無懼

創作過程中,沒有才能一直面臨著曲風定位的挑戰,在嘻哈的現場似乎不適合,並沒有彈奏樂器的他們也不算樂團,也並非創作主流流行音樂,他們不斷思考「沒有才能」到底該是什麼定位。「我們一直在嘗試各種風格,最後發現其實並不需要固定某一個風格來代表我們,反而希望大家能夠透過我們的聲音,感受到我們的真誠。」現在他們的音樂不拘泥於某一種風格,展現出多元且包容的面貌,讓聽眾感受到團隊的真誠與獨特性。

KOHA 酷人物|沒有才能|迷惘到成熟的音樂旅程,從《還是要有長頸鹿才能》到 《我終於也變成人了》 - Each day is a KOHA

最具挑戰的舞曲:《我原諒你了其實還沒》

談到創作過程中的挑戰裴拓特別提到《我原諒你了其實還沒》這首歌。這是一首充滿情感矛盾的舞曲,描述在戀愛關係中,雖然口頭上表示原諒,但內心深處卻還未完全放下。這首歌不僅是在音樂上突破了他們以往的風格,更是情感表達上的一大挑戰裴拓表示:「這首歌其實寫的是純純的戀愛,我們想呈現出那種既有情緒但又想好好相處的感覺。」


專輯推薦曲目

若欣強烈推薦專輯中的《此時此刻》,這首歌是他們從花蓮回到故鄉的過程中,對過去與現實的反思。若欣透露,這首歌是在探索如何接受當下的自己,並鼓勵大家不要一味追求過去或未來,因為現在的自己已經足夠美好。

 

若欣也補充道,這首歌的創作過程中,他們回到了花蓮的童年回憶中,重新審視自己成長的過程。「有時候回想以前,會對自己不滿意,覺得為什麼已經這麼努力了,還不喜歡自己呢?這首歌就是要提醒自己,現在的我已經很好了。」

 

碩美推薦的另一首歌曲是《日常守護者》,這首歌在團隊的舊作與新專輯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保持了他們一貫的真摯情感,同時也融合了更多現代音樂的元素。裴拓特別提到,這首歌的前奏還加入了弦樂四重奏,展現了製作人的巧思,讓整首歌的情感張力更加豐富。

 

《不安全感》是一首充滿實驗性的歌曲,每一段都有著不同的變化,彷彿舞台劇一般展現出團員們對不安全感的不同理解。裴拓分享:「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安全感,這首歌代表了我們在面對這種感覺時,如何找到自己的安慰與歸屬。」這首歌以其獨特的結構和風格,成為專輯中最具挑戰性且與眾不同的作品。


勇敢愛一次:愛情的真實寫照

若欣也分享了她最個人化的一首歌《勇敢愛一次》的創作背景。這首歌源於她自己的一段戀情,在一次溝通不順後,若欣決定分手,但在計程車司機的勸說下,她鼓起勇氣回頭,試著再給愛情一次機會。雖然最後這段感情仍未能走到終點,但若欣坦言:「這首歌就是想告訴大家,有時候愛情需要勇敢一次,無論結局如何,至少曾經努力過。」


音樂背後的故事:學習與成長

三人從不同的大學科系畢業,裴拓來自醫學系而若欣則是從口語傳播系畢業,碩美則是依舊在戲劇系奮鬥,雖然不是往音樂科系發展,但三人都認為自己深受大學的經歷影響自身創作許多。醫學系的裴拓笑說自己是「三人中的邏輯腦」,時常擔任創作過程中的旁白角色,幫助團隊總結情感與故事的脈絡。而碩美則是戲劇系出身,學習了創作與表演,但他笑稱,學會了創作之後反而變得更難下筆,經常陷入「想太多」的困境,若欣則是在口語傳播系重新找到演出的美好,從小便嘗試參與歌唱比賽的他,並沒有收到好結果,這也讓若欣在最初上台演出時,總會認為自己正在接受評分,但隨著年紀與經歷的增加,現在在台上若欣能夠完全投入演出,將一切獻給觀眾。正是這樣的多元背景,讓沒有才能創作過程充滿了火花與可能性。

 

若欣也分享了他們創作時的習慣,三人經常在碩美家聚會,花上幾個小時先聊天,再由此發散創作靈感。這樣的共同創作模式,讓沒有才能音樂更加多元且有深度。

KOHA 酷人物|沒有才能|迷惘到成熟的音樂旅程,從《還是要有長頸鹿才能》到 《我終於也變成人了》 - Each day is a KOHA

走進音樂世界:成員的音樂啟蒙

裴拓回憶自己如何接觸到嘻哈音樂,這段旅程可以追溯到他國中的時候。裴拓當時參加教會的耶誕活動,與幾個學長一起躲進辦公室,覺得外面的活動有些無聊。沒想到,這次偶然的選擇卻開啟了他的音樂之路。當時,他們在那個小小的空間裡觀看了一場名為「diss RBL」的比賽,當時在台灣嘻哈文化搖籃新生橋下,參賽者包括熊仔和RB等人。

 

「我那時候看著他們互相罵人,還能押韻,覺得這太酷了!」裴拓笑說,「對於一個曾經相對內向、常被欺負的小孩來說,這種方式給了我力量。」這場比賽成了他對嘻哈的啓蒙,也讓他感受到,音樂可以是反擊的工具,既有技巧又不失創意。

 

若欣音樂起源略有不同。她回憶起小時候與媽媽一起洗澡時,兩人常常合唱台語歌。這段母女之間的歌唱時光,成為她對音樂產生興趣的契機。然而,若欣真正接觸嘻哈音樂,則是在認識裴拓碩美之後。當時,她第一次聽到的是美國饒唱歌手Mac Miller的作品。

 

「我最早聽的應該是Mac Miller的饒唱風格,當時覺得他的音樂旋律感很強,比起純饒舌來說,我覺得這種有旋律的饒唱音樂更容易接受。」若欣說道。「後來我告訴裴拓碩美,結果他們說這個歌手已經不在了,我才感到錯過了什麼。」

 

碩美音樂之路一開始其實是源自金屬音樂。國中時期,他非常迷戀Slipknot的音樂。「那時候的我總是覺得自己在生氣,可能是不知道在氣什麼,聽這些嘶吼的音樂讓我覺得很有共鳴。」他回憶起那段時光,總是一個人在角落戴著耳機,感覺自己酷極了。

 

然而,到了高中,碩美音樂喜好開始轉變,他參加了學校的樂團活動,慢慢接觸到不同的音樂形式。當他聽到Macklemore的《Can’t Hold Us》時,嘻哈音樂的魅力開始打動他。「Macklemore的音樂融合了很多元素,並不完全是傳統的嘻哈風格,他的音樂講述故事,這讓我覺得特別酷。」

KOHA 酷人物|沒有才能|迷惘到成熟的音樂旅程,從《還是要有長頸鹿才能》到 《我終於也變成人了》 - Each day is a KOHA

走出低潮期:從日記中撈出的旋律

沒有才能」的創作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團隊曾經陷入過低潮期。若欣分享道,當時他們每個月都想要寫出一些新的作品,但由於生活上的缺乏刺激,創作靈感變得越來越枯竭。這時,他們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我們決定開始寫日記,記錄每天的心情,然後從日記中找尋靈感。」

 

這樣的方式成效顯著,最後其中一首歌《貝特培森的腦迴日記》就是從這些日記中誕生的。裴拓坦言:「那段時間我們寫了很多歌,但最終只選了8首,其他的作品都被擱置。這過程中,我們不斷懷疑自己的創作價值,尤其是在疫情期間,無法演出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去思考,也讓我們陷入了迷茫。」


尋找生活中的靈感:台北與花蓮的對比

成員們一致認為,生活中的體驗是創作的重要來源。若欣提到,對他而言,台北和花蓮的生活節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台北讓我覺得總是在往前衝,大家走路很快,甚至我在咖啡廳裡想放鬆時,旁邊的人也在快速打字。」而碩美也附和說到,花蓮的慢步調讓他更能找到內心的平靜,並從中獲得靈感。「每次回到花蓮,我都覺得腦袋打開了,像是那些被台北的忙碌擠壓的想法,突然間就流動起來了。」

 

裴拓也表示,雖然花蓮的生活很美好,但有時他會感到過於安逸,這也讓他覺得需要回到台北,接受一些來自現實的刺激。「在花蓮的時候,會覺得所有想要的東西都在身邊,讓我有點不想努力了。」碩美在一旁補充道。回到台北後,繁忙的節奏卻也讓裴拓感到疲憊。「這樣的平衡點很難掌握,但我們努力從兩個城市中找到合適的步調。」

KOHA 酷人物|沒有才能|迷惘到成熟的音樂旅程,從《還是要有長頸鹿才能》到 《我終於也變成人了》 - Each day is a KOHA

專輯與演出:期待更多場次

而9/21他們也將回到家鄉花蓮舉辦簽唱會,將會在花蓮遠百與粉絲們見面,三位小區的明星 HoodStar也將返回自己最一開始夢發源的地方,踏出他們音樂生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可以,希望可以在明年的金曲獎看到各位,最佳新人跟最佳重唱組合,希望可以得獎!」他們充滿熱血的說道,台灣的音樂界多了一個全新獨特的聲音,沒有才能的未來令人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