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
從創作日常裡,賦予事物不尋常的視野。繪畫,作為莊世和的創作工具,讓他能表述,這個世界的多重樣貌。每幅作品是一種視野,也是在他心裡的一個切面。在作品年份超越60年的跨距裡,從作品的選擇和排列,我們可以看見創作者的變及不變。或許能意識到技法變洗鍊、語彙變多元、內容更加隨心所欲。同時,也能明確感受,貫穿其中從未改變的創作意志。...
這個週末,為你帶來台北一場充滿活力的流動畫藝術之旅。不需要擔心技巧,不必拘泥框架,只需攜帶好奇心和愉悅的心,與我們一同踏上這趣味盎然的創意之旅。...
人在不同時空中與風景的交往疊合, 既是置入又是逃離。 我們該如何思考自然, 在自然中又如何重構外在與內心? 在環境中安放自己、重新審視一切, 與之相處並獲得新生...
品味著泰國美食的精髓,更能在玻璃屋內,感受星光璀璨的悸動。夜幕降臨,璀璨的燈光與美食的香氣交織,讓味蕾和心靈都得到了愉悅的滋養。在曼谷的繁華中,尋找浪漫的氛圍。都市之中,充滿了無盡的驚喜與風情,而這六大玻璃屋餐廳,更是夜晚用餐的極致享受!...
山是我長期關注的題材之一,它伴隨著時代的推移,同時也作為自然的妝容,從古代開始,人們就依據不同地貌與觀察,擬畫出一種自然與人之間的思想語境。本次展出「山迎風」,是藉以山穿越當今的時空,自身體悟面對當下所演繹的移情表達,彷彿山的不同面向,迎著風對它的侵蝕,慢慢形塑自身的脈絡面容。其中系列作品裡,我也將兔子帶入,是一種自我投射,也是創作迎向至今的階段呈現。而山的形式概念,它可以是人的片面直觀,亦可是觀察大範圍的立體構成,正好比視角的設定因人而異,它隨著個人的時間、環境與地點等交織所串聯而成。...
弎畫廊在2023年8月至9月,舉辦聯展「玉虫色的盛夏」,展出赤いづかん、楊寓寧、花季琳、飯田穂野香、新家未來、胡晴雯,六位藝術家的作品。 赤いづかん(Akaidzukan)經常使用高明度與高飽和度的同色系鮮豔色調,描繪介於夢境與現實間的模糊地帶中的神祕事物。此次展出的〈ノリノリ〉(norinori)系列,作品名稱取自日語「ノリノリ」一詞,本來意指「默契十足地配合歌謠節拍擺動」,引申而有「興致高昂地融入周遭歡樂氣氛」的意思;若用漢字寫作「乗り乗り」,則有「乘坐」之意。赤いづかん借用了「ノリノリ」的雙關意涵,構想出「興高采烈乘坐車子的動物們」系列畫作。「車子」與「節奏」的關係,讓人聯想到配合音樂節拍駕駛汽車的愉快經驗,也指向祭典中「神輿」與「奏樂」的配置。「動物」與「節奏」的關係,則讓人想起《尚書.堯典》中「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的場景。...
同理這個名字的由來源於同理那段當兵的日子。當時,我感到非常無聊,然後偶然間看到一本書叫做《自卑與超越》。在這本書裡,我讀到了關於人人都是群體動物,必須相互相處的觀念。這段話深深觸動了我,我開始換位思考,對他人抱持著同理心。因此,我覺得這個名字在我人生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名同理心倡導者,並時刻提醒自己保有同理心。"...
展覽延續了藝術家自2019年的個展「離垢地」、2022年的個展「地獄空」以來,對於宗教思想史、宗教聖像和個人內在精神空間的追尋。本次展覽標題「Invidia」源於天主教七宗罪「嫉妒」一詞的拉丁文表述,源於藝術家在去年駐村期間去參觀的一系列天主教教堂的宗教聖像。比起過去幾年在「離垢地」、「地獄空」展覽中內省的氣氛,姚瑞中本次的展覽再次以鮮活的行動力,表達個人化的幽默,從而打開新的探索空間。...
在兩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維綸多夫的維納斯》是人類雕塑歷史上最早的人體圓雕傑作之一。其象徵的是生育能力,誇張的手法表現了古代人們希望繁殖多產、人丁興旺的思想,是原始社會生殖崇拜的一種體現。維納斯的形象在在都反映出人類對美的一種追求和表現,照應著各個時代下人對美、對欲望、對女性的看法。自維納斯的誕生起,似乎就是一個矛盾而複雜的母體。 我以自身的母體形象為基礎,交棒給蜜蜂一同與我塑造的造形為題,持續發展並加以變形。...
柯驎晏的山水作品以「遊」為概念,結合古人的「遊歷」和今人的「遊玩」於一體,辦證古人的休閒娛樂多在自然中遊山玩水、而反觀現代人的娛樂則是沉浸在虛擬世界中,體驗電子遊戲裡世界觀,因此其「山水畫」與「遊戲」扮演著相同的媒介,引領著觀者結合自身的想像力通往異度空間;此外他更關注了許多社會現象如:淨灘、洋流發電等環保議題,露營、觀光等集體意識行為等,柯驎晏善於擷取流行卡漫、電視電影等流行符號於畫作中,鋪陳出另類的當代山水風景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