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HA展覽|小琉球|免費展覽|小琉球沙瑪基|小琉球藝術季|海島之森

作品:海島之森 駐村藝術家林資芬與在地藝術家林佩瑜共同創作
屏東縣政府所主辦的《海島之森 — 小琉球藝術季》以生態之島小琉球為對話主角,由藝術家駐村、展覽、生態工作坊、講座與音樂演出,發展出為期四個月的島嶼藝術季,為小琉球生態的多樣性發聲。
 
2023年7月舉辦了當地第一屆小琉球島嶼藝術季,「海島之森」以「珊瑚」做為年度主題,從島嶼出發,感知自然與人類的關係,喚起人們的環境永續意識、形塑小琉球在地共好的文化生態系。透過自然為基礎 (Nature-based) 以及永續生活 (Sustainable living) 的核心思考,邀請國際、跨領域專業人士、社會公民為環境創作表述,如同森林中多樣化且各有丰采的動植物,互利共生。透過第一手生態紀錄、環境議題的研究創作及互動工作坊,創造藝術家與島嶼上的人們的對話。
 
《海島之森 — 小琉球藝術季》由細着藝術(SUAVEART)策展,邀請來自台灣、菲律賓、波蘭、德國、奧地利、美國等地藝術家,通過藝術進駐與展覽創造一連串與小琉球當地居民的對話與互動,進行自然生態、環境保育、永續觀光的見證與辯思。加上深耕當地的環境保育團體台灣咾咕嶼協會協力,組織在地店家、學校與居民互相響應,透過集章、對談和生態踩點,共同交織出藝術人文與永續環保相互勾勒的新世代生態奇想。
 
小琉球位於台灣南部,整座島嶼因為由珊瑚礁岩組成,加上其特殊地理位置,組成非常豐富的生物生態圈與變化多端的地理樣貌。由於小島的資源有限,迫切的生存危機,也讓當地居民發展出對土地關懷的意識。小琉球島民投入廟宇文化、潮間帶、珊瑚復育、海龜巡護,讓策劃單位思考到人與海洋的連結,藉由持續變動與衍伸的人地關係,藝術與生態的實踐交流,將把人們聚集到一個創新環境,重新面對我們所處的環境問題,進一步思考該如何運用現有的生命經驗,自未來回看當下自然與人類的生活紋理。

第一階段

駐村藝術家 凱林‧布里克 Celyn Bricker 英國
駐村藝術家 Johannes Wiener 為創作蒐集材料與實驗 2
駐村藝術家 林資芬 台灣
駐村藝術家 約翰納斯‧維納 Johannes Wiener 奧地利
駐村藝術家 陳映昀 台灣

Source:細着藝術提供。

本計畫將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 (7月2日至7月20日) 為9位駐村藝術家,包含林資芬、凱林‧布里克 (Celyn Bricker)、約翰納斯‧維納 (Johannes Wiener)、陳映昀、尼可萊‧古皮特 (Nicolei Gupit)、珊卓拉‧克絲特勒 (Sandra Köstler)、吳珮姍、馬克斯‧史可維德 (Max Skorwider)、Joee & I 的現場對話。
 
藉由藝術家們實際走訪當地、與居民互動和對話,進而規劃工作坊、製作作品,將透過「生態藝術」的方式,提出與日常不同的閱讀環境命題的切角。藝術家抵達島上的第二週,已先在島上默默啟動各式藝術計畫。先由藝術家林資芬與林佩瑜協同島民,回收海洋廢棄物,共同創作裝置藝術;國際藝術家們先後帶領學生探討現代環境問題,如冰川融化、潮間帶生物、珊瑚白化、廚餘處理等議題,將個人藝術行動與環境保育的實踐做結合,帶出的可能討論。

第二階段

植物獵人洪信介為藝術家進行導覽 1 scaled
植物獵人洪信介為藝術家進行導覽 3 scaled

Source:細着藝術提供。

第二階段 (7月21日至8月5日) 將邀請台灣和國際藝術家,包含洪郁雯、林怡君、吳權倫、鄭亭亭、洪信介、Joee & I、瑪麗亞・王爾德 (Maria Wildeis)、伊娃瑪麗亞・夏勒 (Evamaria SCHALLER)、馬克斯‧史可維德 (Max Skorwider)、徐維駿,與地方居民進行講座、展覽《塑造共同的海洋》、電影播放、音樂演出、海報設計營。
 
7月21日開展週,將以遍佈小琉球的展覽開啟,並加上超過11場的音樂表演、工作坊、淨灘與曬魚體驗等。大眾可以前往沙瑪基、After Journey 餐酒館、眺咖啡、大海的天空、七分、味知咖啡、琉夏萊旅店,以及更多店家名單陸續曝光,欣賞和瞭解藝術家的創作概念。

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 (11月14日至12月15日) 將邀請駐村藝術家返台,預計舉辦記者會、音樂會、永續觀光論壇,持續進行地方對話和環境議題互動,同時也會增加藝術新作。並持續探討海洋所帶來的環保意識、責任旅遊、以及可持續性發展的自然解方。藉由持續變動與衍伸的人地關係,藝術與生態的實踐交流,將把人們聚集到一個創新環境,重新面對我們所處的環境問題,我們又該如何運用現有的生命經驗,自未來回看當下自然與人類的生活紋理。
 
細着藝術(SUAVEART)
細着藝術,是一家以研究為基礎的策展機構,細心著墨藝術與生活日常的文化價值鏈結。專注於島嶼、藝術和生活中的環境、非人類視角和非場域。自2008年以來,我們一直專注於東南亞區域當代藝術。2015年在台灣成立,提供並創造實驗性文化實施和跨學科合作的可能性,進行文化研究、藝術駐留、策展和國際交流等計畫。
 
目前為國際組織氣候遺產網絡 (Climate Heritage Network) 成員、印尼《Perhutana》項目之下的 Dewan Adat 國際成員。2022年《瓦籍瓦集》同時於第15屆德國卡賽爾文件展和印尼馬賈連卡地區呈現,並受邀至巴黎鑄幣美術館《Asia NOW》巴黎藝術博覽會公共項目。2019年發起的長期計畫《未來種子》(印尼) 推廣藝術作為熱帶森林地生態保育的永續方式之一。我們也製作播客《島嶼對照記》述說來自島嶼居民的故事。

展覽資訊

《海島之森 — 小琉球藝術季》

活動時間:2023年7月21日 (五) 至 11月30日 (四)

場地:小琉球沙瑪基、地方合作店家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forestryisland

 

主辦單位|屏東縣政府

承辦單位|屏東縣政府交通旅遊處

協辦單位|交通部觀光局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屏東縣琉球鄉公所

執行單位|細着藝術

贊助單位|外交部非政府組織國際事務會、WENGER、Victorinox、鎰呈行股份有限公司、

魏瑪包浩斯大學、百海餐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