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nd Makers 聲音匠人》上線! 和SOL聲活圈一起在YouTube探索聲音的力量

Sound Makers 聲音匠人

聲音有一種無形的流動性力量,它能夠在我們的感官世界裡構成一個空間與事件,也能在我們的內心世界裡,激發情感的發生與思緒的組成。

長期關注聲音與設計、建築、人文之間創意美學的SOL聲活圈製作了全新系列節目《Sound Makers聲音匠人》,本次共探訪了四位不同類型的聲音藝術家、音樂創作人,看看他們如何將思想的種子收錄在聲音裡。節目從2024年6月7日開始,每週五下午三點在YouTube頻道上線,讓四位「聲音匠人」陪伴你度過炎炎夏日,靜下心來聆聽、感受聲音的力量。

第一集:台灣電影音效大師杜篤之塑造觀影共感

EP1 杜篤之

《悲情城市》、《海角七號》、《艋舺》、《刺客聶隱娘》、《大佛普拉斯》⋯⋯若你喜愛台灣電影,必定聽過杜篤之所「製造」的聲音。他不只是台灣知名電影錄音師、音效師,更是華語電影中「音效」的代名詞,曾獲得十三座金馬獎最佳錄音、最佳音效,以及坎城影展等技術大獎、國家文藝獎等殊榮,法國南特三洲影展更為其特別策劃「杜篤之回顧展」,可見他在電影人心中的份量有多重。

在節目中,我們將會看到他是如何透過生活經驗與感官練習來累積聲音的資料庫、進而塑造出共感符號,引導觀眾進入故事氛圍、感受細節質地,相信「在電影院裡發生的一切是真的」。此外,對於快速變化的數位時代,如何因應不同的載體與技術,將聲音做最好的發揮?杜篤之也會分享他的看法,他是如何轉換心態,使AI成為更好的幫手,而非敵人,並在不斷地求知之中取得進步。

第二集:製琴師陳振盛用匠人的溫度製作樂器

EP2 陳振盛

曾在第10屆國際提琴製作比賽的非職業製琴師組別中,獲得中提琴及小提琴金獎的製琴師陳振盛,是少數在馬來西亞投入提琴精工製作的匠人,在這一行耕耘已有15年。

在寂靜的工作室裡,陳振盛會從感受木頭質地開始。由於沒有一塊木頭的紋路、質地是相同的,即便是同一棵樹,不同部位也會有不同的生長脈絡,他需要判斷其適合的位置——是琴頭、面板、側板,還是背板,接著以刀刻畫、磨合,然後組合、油漆、上弦,每把提琴都需要花費300個小時左右,也就是兩至三個月之間。

他是如何在安靜而孤寂的空間裡,一次又一次地進行自我對話,形塑出自己的輪廓,並將想法傳承在提琴裡的呢?敬請鎖定第二集的節目。

第三集:香港「最強女配音員」周恩恩帶你穿梭各動畫影集、電影和劇集

EP3 周恩恩

如果你是香港動漫迷,一定不會錯過《ONE PIECE》、《名偵探柯南》、《火影忍者》這些經典動畫,但你可曾想過,路飛(台譯魯夫)、柯南、渦卷鳴門(台譯漩渦鳴人)這些角色的聲音都是出自於知名配音員周恩恩嗎?

自90年代投身配音界以來,周恩恩累積不少代表作,其聲音可塑性極高,不論是女聲、男聲或童聲,皆轉換自如,在本次的節目中,我們甚至能看到她示範如何「變聲入戲」。即便身在觀眾看不見的幕後,她仍會要求自己與徒弟在配音時,臉部表情跟肢體動作也都必須到位,如此一來,「音位」才會準,氣氛才會對。

對於身處在聲音領域的工作者來說,最為殘酷的莫過於「失聲」,曾經歷這般低潮的她,是如何靠著推廣、傳承配音的使命感,收拾眼淚,面對下一個對整個行業來說都是重大衝擊的AI浪潮?讓我們聽她娓娓道來。

第四集:聲音藝術家錦安建置聲音圖書館,擴展聲音的各種可能

EP4 錦安

作為一名聲音藝術家、同時也是創作歌手的錦安,在音樂製作的過程中,看到國外平台有許多聲音樣本的圖書館,因而有了製作新加坡版本的「聲音圖書館」的念頭。

錦安前往不同地方進行「聲音採集」,她相信每次聲音都是一期一會,錯過了這次,下次錄到的就是不同的聲音。可能是不同人的腳步聲,可能是車子行經,抑或是蟲鳴鳥叫,就像指紋一般,每個地方都會有它專屬的指紋。而這些聲音採集,以及與聲音互動的方式,都會產生獨特的感受,錦安會將這些想法寫在日誌裡,或許哪一天就能應用在歌曲創作中。

如果不想錯過《Sound Makers聲音匠人》系列影片,現在就訂閱SOL聲活圈的YouTube頻道,並開啟小鈴鐺,最新集數上線時便會立刻收到通知,讓你不錯過任何一集精彩的匠人故事,探索更多關於聲音的力量與可能性。

觀看《Sound Makers聲音匠人》系列訪談:https://bit.ly/3VnLZ0Z 

若你想透過文字進一步認識《Sound Makers聲音匠人》系列的人物,立即點擊閱讀: https://bit.ly/4bHRxu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