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不是為了長大而存在,是為了童年本身存在的。」動畫大師宮崎駿藏在作品中的那些訊息

日本動畫品牌「吉卜力」陪伴無數人的童年

一首豆豆龍在耳邊響起,日本動畫品牌「吉卜力」陪伴無數人的童年,而背後的代表人物——嚴以律己也嚴以待人的宮崎駿——嚷嚷了三百萬次要退休但又老是出來工作的摩羯座工作狂,數十年來堅持手繪創作,用一張張手稿與他穩固的世界觀打動全球千萬人心。對宮崎駿來說「真實」是最重要的。這個真實並非指現實存在,而是在說「具說服力與共感性」。

宮崎駿的每部電影都有要傳達的訊息和對話的對象

Source:ComputerHoy

「我想要製作一部觀眾看完之後,能懷著輕快的心情回家的電影。父母會深有所感地想起童年時光,孩子們會因為想看龍貓而開始走進神社裡探險或是嘗試爬樹…」宮崎駿的每部電影都有要傳達的訊息和對話的對象。

龍貓_獻給那些「早已遺忘、未曾留意、以為早就失去」的大小朋友們

Source:Light in the attic / Prime Video

龍貓》是獻給那些「早已遺忘、未曾留意、以為早就失去」的大小朋友們。

魔女宅急便_對許多從鄉下來到東京打拼的年輕人喊話

Source:Google Play

魔女宅急便》則是對許多從鄉下來到東京打拼的年輕人喊話,希望向那些在獨立與依賴的夾縫中徬徨猶豫的觀眾致意、給予理解的力量。

紅豬_宮崎駿認為是「給因過度疲勞而腦筋混沌的中年男人觀看的動畫電影」。

Source:90s ANIME

紅豬》這作品部宮崎駿認為是「給因過度疲勞而腦筋混沌的中年男人觀看的動畫電影」。

儘管作品傳達訊息各異,宮崎駿始終認為動畫是為了「孩子」創作的。這樣的想法起自他個人的成長經歷。今年82歲的宮崎駿出生於1941年的東京,從小就立志以畫畫為生。然而在準備聯考的求學階段,曾因升學壓力太大而喜歡上畫些憤世的諷刺連環畫。正在這個時候,他遇見了此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白蛇傳》。

《白蛇傳》是日本第一部彩色長篇動畫電影

Source:TOEI ANIMATION

1958年(昭和33年)問世的《白蛇傳》是日本第一部彩色長篇動畫電影。這部作品令宮崎駿不禁反思:「我現在畫的東西,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情嗎?」他發現自己之所以憤怒,是一直以來為了當個「乖孩子」的順從與壓抑,到了叛逆迸發的青春期則因無處宣洩而透過畫諷刺畫發洩。

宮崎駿意識到自己其實並不真的認同那些憤世的創作,他心想「我應該去描繪孩子們天真純樸和大而化之。將來我要製作一部『孩子,別被父母吃定了』的作品,向他們發出呼聲,要他們學著自立。」

神隱少女_宮崎駿筆下的女主角們充滿獨立精神

Source:Film School Rejects

宮崎駿筆下的女主角們總是充滿獨立精神。

宮崎駿對於教育制度以及孩童的未來相當關心,或是說憂心。

Source:Wizard Dojo

「童年不是為了長大成人而存在的,它是為了童年本身、為了體會做孩子時才能體驗的事物而存在的。」宮崎駿對於教育制度以及孩童的未來相當關心,或是說憂心。他認為當代社會既富裕又貧窮,人們一方面可以接收大量的音樂和影像,但卻相對缺少了感受力,因感受力的養成正來自於和現實世界的互動。

宮崎駿在著作與演講中經常對著年輕人們呼籲去體驗世界。若有人問他應該去上大學還是提早進入業界,他的建言會是「去上大學體驗人生吧!」他相信技術可以慢慢建立,但應該把握機會充實自我。趁著年輕時把自我看事情的角度和價值觀穩紮穩打,在將來進入職場後才不會輕易地「被消耗」而迷失自己。

宮崎駿在著作與演講中經常對著年輕人們呼籲去體驗世界

Source:BFI

「當一個人想要描述美麗的夕陽時,會急急忙忙翻出夕陽的照片,或是立刻走出外頭找尋夕陽景致嗎?我想不是吧。在我們記憶還未定型時,或許就曾趴在母親的背上見過夕陽,當時深烙在意識間的情感,以及生平第一次對『景色』的震撼,都融入了夕陽的風景裡。寂寥也好,苦惱也好,溫馨也好,從那麼多的夕陽中,你應該能夠找出想要描述、屬於你的夕陽。」

宮崎駿的作品從來不是說教,而是讓你從故事中看見自己或是嚮往的世界

Source:THE PLAYLIST

宮崎駿的作品從來不是說教,而是讓你從故事中看見自己或是嚮往的世界,他最強大如同「咒語」般的訊息就是「打起精神走下去!」。作品《魔法公主》中儘管描寫了恨意與殺戮,卻是為了突顯更加重要的東西──被遺棄在森林從小被山犬神族撫養、憎惡人類的女主角「小桑」,在最後這樣對男主角「阿席達卡」說:

「我喜歡阿席達卡。可是,我無法原諒人類。」

阿席達卡則笑著回應他:「沒關係。那就和我一起活下去吧!」

宮崎駿說,這就是他想要創造的電影。

相關文章